其他
【Science封面】隐藏信号在两栖类的警示色演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新的发现可以帮助解答一个一直以来困扰科学家的演化问题:在捕食动物能通过被捕食物种的色彩而更好地注意到它们并且学会如何避开它们之前,那些用鲜艳色彩来防止捕食动物靠近的物种如何能够存活足够长的时间以使这种警示性信号色得以演化?
一项比较一系列模型的研究指出,警示性颜色信号(或警戒态,aposematism)可能是通过中间阶段出现的,在中间阶段时,只有当某生物体逃离或有意显示隐藏特征时,颜色才可看见。为避免被捕食动物吃掉,演化选择驱使动物颜色模式的多样性发生很大变化。
一些物种发展出了伪装色,这使它们能够融入背景之中以避免被其它动物发现。另外一些物种则演变出鲜艳色彩,即明显的警告信号,后者大胆地公示诸如毒性、毒液或对潜在捕食者发起攻击等防御能力。
这种策略也被称为警戒作用,人们对其演化起源了解甚少。Karl Loefler-Henry和同事对1400多种已知具有警示颜色的两栖类物种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发育分析,并用有9种不同演化模型的系列来评估警戒作用的演变方式。
Loefler-Henry等人发现,从伪装色到警戒作用的转变很少是直接的,相反,它很可能是通过一系列中间阶段出现的,在这些阶段中,警示色首先是不易察觉的,它只被选择性地看见。
据作者表示,暴露于这些隐藏警示信号的捕食动物会继续谨慎对待永久性警戒色变体,从而为警示色提供选择性压力而成为永久的适应性改变。
Loefler-Henry等人写道:“关于动物颜色的宏观演化研究应该考虑到这些未被充分重视的隐藏信号,它们在动物界既常见又广泛,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对于抗捕食防御机制演化的理解。”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英文原文